1.葉日松



台灣省花蓮縣人,1936年出生。從事中小學教師四十年,在花蓮縣立花崗國中退休,卻仍致力於文藝創作不輟,及擔任文化局藝文講座,指導青年學子寫作,曾任台灣省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副主任委員、青溪學會理事長、青年寫作協會會會長、花蓮女中社團指導老師,現為世界華文詩人協會理事、文化中心諮詢委員、編審委員、國立花蓮師院客家社指導老師、國立花商文藝社指導老師、花蓮縣文化基金會董事,喜歡出國旅行尋找更多寫作題材。

曾獲文藝金像獎、金環獎、中國語文獎章、青年獎章、中國文藝協會獎章、中興文藝獎章、內政部詩運獎、1998年第一屆台灣省特殊優良文化藝術創作文學類獎。其著有二十多本書,此外,作品被翻譯成韓、日、英等國文字;並獲行政院新聞局、台北市新聞處、台灣省教育廳列為優良課外讀物。曾代表我國出席中韓作家會議、亞洲作家會議以及世界詩人大會。其優良事蹟已列入『中華民國現代名人錄』、『當代作家名錄』、『當代天下名人錄』、『台灣藝文誌』、『中國文學大辭典』及『作家大辭典』等書。



2.王禎和



1940年出生花蓮,畢業於台大外文系,曾任花蓮中學英語教師,後任職於臺灣電視公司影片組。第一篇短篇小說『鬼、北風、人』發表於「現代文學」第七期,是文學生涯的起點。 民國六十一年前往美國愛荷華大學參加國際作家工作室,六十九年獲得第三屆時報文學推薦獎。他的作品不多,十八個短篇,四個中、長篇。最出名的有『來春姨悲秋』『嫁妝一牛車』『素蘭小姐要出嫁』『小林來台北』『香格里拉』......於民國七十九年九月病逝。



3.楊牧



1940年出生於花蓮的楊牧,本名王靖獻,15歲即在《現代詩》、《創世紀》等刊物以筆名「葉珊」發表詩作。1963年於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,次年赴美留學,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和柏克萊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。1972年起才改筆名為「楊牧」。善於散文與新詩創作,1960年出版第一本詩集《水之湄》,收錄50首作品,當時他還沒有大學畢業,其後楊牧不但創作量豐富多元,跨足散文、新詩,第一本散文則是在1966年出版的《葉珊散文集》。至今為止,總計出有十五本詩集﹝含《楊牧詩集》Ⅰ、Ⅱ兩本﹞,從未間斷詩的創作。此外,他也出版文學評論並編纂文集。近年回到花蓮東華大學任教,任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,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。





4.陳黎



陳黎,本名陳膺文,1954年生,台灣花蓮人,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。著有詩集《廟前》、《動物搖籃曲》、《小丑畢費的戀歌》、《親密書》、《家庭之旅》、《小宇宙》、《島嶼邊緣》、《貓對鏡》,散文集《人間戀歌》、《晴天書》、《彩虹的聲音》、《詠嘆調》、《偷窺大師》,音樂評介集《永恆的草莓園》等。譯有《拉丁美洲現代詩選》等。中英對照,張芬齡譯的《親密書: 英譯陳黎詩選 1974-1995》( Intimate Letters: Selected Poems of Chen Li ) 1997年由書林書店出版。1999年受邀參加鹿特丹國際詩歌節。2001年底,荷譯陳黎詩選 De Rand Van Het Eiland ( 島嶼邊緣 ) 由荷蘭萊頓大學「文火雜誌社」出版發行。2004年3月,受邀參加巴黎書展中國文學主題展。曾獲國家文藝獎,吳三連文藝獎,時報文學獎推薦獎、敘事詩首獎、新詩首獎,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,梁實秋文學獎詩翻譯獎 ,金鼎獎等。





5.陳克華



1961年生於台灣省花蓮市,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,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,曾任國立陽明大學兼任助理教授,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。曾獲中國時報敘事詩文學獎,中國時報新詩獎,聯合報文學獎詩獎,全國學生文學獎,金鼎獎最佳歌詞獎,中國時報青年百傑獎《文藝類》,第一屆陽光詩獎,中國新詩協會《年度傑出詩人獎》,文薈獎等等。自詩集《騎鯨少年》出版後,陸續有詩集、散文集與小說集多種著作問世。

參考資料 公共電視、陳黎文學倉庫、桂冠與蛇杖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nathan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